語言與思考方式之關聯與反思

TED 演講:「語言如何形塑出我們的思考方式」

這場演講介紹了一個人使用的語言如何影響他的思考方式,從最基本的認知到事件對個人的意義都在影響範圍內。由庫克薩優里語中方位的廣泛使用就可以知道,只要一個語言是如此設計的,那麼使用那個語言的人也自然地會發展出相應的能力;對庫克薩優里語使用者來說,他們被培養出來的能力就是驚人的方向感。這令我們思考,所以只要我們有那個意思,其實可以重新設計語言以令其為我們培養我們所渴求的能力?例如,現在理科能力幾乎等同於科技國家強盛的基礎;如果我們將理科用語滲透進日常會話中,看起來也許是這樣子:「這座手扶梯看起來好像水的加熱曲線( 在此形容手扶梯側面輪廓 )」、「我現在遇到停滯期,希望之後可以遇到反曲點然後一飛衝天( 在此形容運勢走向 )」、「不行,活化能太高,我做不到( 在此形容做一件事的阻力 )」。看起來也許很奇怪,但是其實上述的其中兩句話就是我自己講過的;且這種說話方式在理工社群裡面並不少見。假如這種說話方式變成全國共通的,那麼就算有人再討厭理科,他也必須對一定程度的理科用語有基本的知悉,間接實現了科普。同理,任何我們認為社會欠缺的素養都可能可以用改變語言的方式來教育大眾。然而,這種理論的存在也不免有疑慮。假如使用這種技巧的政府不是一個為人民著想、願意好好建設國家的政府,而是一個獨裁、擁兵自重、窮盡其力愚民的政府呢?這就不難想像,他們會精心修改他們的語言,使其欠缺因果的文法、或是鼓吹情緒性字眼的使用,使人民思考的邏輯無可好好表達、容易受到演說煽動,拔除他們語言中 — — 最終是生活中 — — 的理性。沒有了理性這個思考的根基,人民就變得更加容易操控了。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是陰謀論,但是根據現今多國政府的行為,我可以肯定若這個技巧成熟且更加為人廣知了絕對有政府會以負面的案例將這個理論演示給我們看的。

談完了在社會上應用的可能,也來談談個人的,雖然兩者可以互相推演。語言對思考方式的影響如此之大也就是說,任何一個習得語言的人都擁有偏見。若沒有一個完美語言的存在,一個人仍可以透過學習多種語言來活化、豐富自己的價值觀,成為一個在各種方面上思慮都更加完善的人。這也提醒了我們學習語言能夠得到的東西並不是一個功能強大的翻譯機所能替代的,因為人能夠透過理解不同的語言習得不同的思維,而翻譯成自己熟悉語言的話語只會讓人依舊待在自己的思想窠臼裡而不自知。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