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跟著爸媽去跟他們的朋友聚餐,一位媽媽說她的兒子從小就喜歡 NIKE 球鞋的設計,年少時捨得瞞著父母花很多錢買一雙球鞋,後來雖然讀跟半導體相關的科系,最近還是跑去面試 NIKE 並且成功被錄取了。從她的描述中,可以感覺到她以前並不贊同兒子如此投入在這類興趣上,很多家長大概也都是這樣,覺得學生好好讀書就好了,不要浪費時間做其他有的沒的。我高中以前也某種程度上慶幸我沒有非常熱衷的興趣,這樣就不會阻礙我讀書。直到雙主修國企系以後,我才發覺所有的消費經驗都可以成為情報與知識,可以助我們在商業的路上走得更好。廣告、宣傳看得越多、越常逛街、越常買東西,對如何操作這些行銷活動越有 sense。除了這點,興趣也是決定人生想做什麼的重要線索。( 如果你是不用打從心底認同工作內容的那種人,「找到自己想做什麼」對你來說也許就不會那麼急迫,但對我這種一刻也難以忍耐做自己覺得沒意義的事的人來說,「找到自己想做什麼」是避免我痛苦憂鬱的救命之繩。)人從自己做起來舒適、自在的事情中可以找到不少線索。如果一個人喜歡獨自看電影並分析電影內容,那他或許會喜歡當文學教授,因為當文學教授跟獨自分析電影一樣,都含有獨立性高、有智力刺激、分析文本的成分。我從做外文系跟國企系的作業也明確感覺到自己的取向:外文系的作業都是單打獨鬥,截止期限前繳交就行;但是國企系很多團體報告,都是要約個確切時間跟四、五個組員討論,然後分工或一起完成。我比較喜歡外文系的作業形式,因為我想什麼時候寫都可以,也不用跟別人討論。( 顯然我適合獨立性高、沒有太多被別人打斷的機會的工作。)這些透過各種經驗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自身的情報有助於找出自己適合、擅長做的事情。還有什麼事比興趣更適合汲取這種經驗呢?興趣就是做起來自在、開心的事啊,透過分析自己幾項興趣的共通點,或許就可以得到不少情報。幸運的話,也許你的興趣就是你想做的事情。所以,我想說,不要再覺得興趣是在浪費時間了,興趣含有決定人生要走什麼路的重要線索。
( 聽完 NIKE 那件事,我感到羨慕,因為我感覺那個兒子已經找到自己想做什麼了。)
( 其實這篇是很久以前寫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以前寫完不發。)